介绍:
问题还是经济命脉?揭开有关发展中国家中国债务的真实故事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多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国的银行获得了一系列贷款,特别是用于资助一些需求紧迫的基础设施项目——比如说建筑物、发电站、新的公路和铁路。然而,人们对于这些贷款和还款在全球或跨国家层面的规模到底有多大知之甚少。
迄今为止,只有一个组织试图以结构化的方式分析这些贷款的可持续性,但即使这样其成果依然是有限的。2018 年3月,全球发展中心(CGD)发布了一份分析68个所谓的“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债务问题的文件, 发现这些国家中可能因中国贷款而面临未来的债务问题的只有八个。 不过,他们研究的68国家中只包括四个非洲国家,也没有涉及太平洋国家或加勒比国家。然而,正是在这些有融资需求的地区,信息的差距是最大且最具争议的。
洛伊研究所委托睿纳新开展对东南亚和太平洋国家持有的中国实体债务相关的分析。此分析旨在解决全球发展中心(CGD)出版物中的信息差距问题,同时分析其他相关问题,例如研究对象地区受到现有和未来债务刺激的经济增长潜力,并将评估他们是否因为来自中国的贷款而真正面临债务违约风险,以及如果真是这样,可以采取些什么预防措施。
睿纳新很开心能有机会分析这样一个复杂的议题,并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以及中国合作伙伴的发展战略与计划。
2018年6月4日
2018年6月4日